康熙雍正乾隆嘉庆1
道光二十年(1840年)正月,皇后钮祜禄氏逝,上尊谥“孝全”,其子奕詝由静贵妃抚养。五月,英舰队在广东海面集结,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,林则徐严密设防,英军无隙可乘。六月,英军北犯定海,疯狂屠杀,占领定海。七月,英军直抵天津,直隶总督琦善与义律在大沽口会谈,琦善向英人妥协。旻宁迫于英军气焰,竟将林则徐、邓廷桢交军机处严加议处。九月,林则徐、邓廷桢被革职,以琦善署两广总督。十二月,琦善擅自与义律订定《穿鼻草约》,私许割让香港,开放广州,赔偿烟价。
《清史稿·卷十八·本纪十八·宣宗本纪二》
旻宁与嘉庆帝一样都算是因循守旧的帝王,但旻宁毕竟比嘉庆帝多点改革精神。这里不妨举个小例子。《康熙字典》,恭维者说无一错误,直到乾隆王锡侯在《字贯》指出一部分,但惨遭文字狱。嘉庆一朝都是维护包庇。但道光七年(1827年),旻宁就冲破传统观念,让王引之作《字典考证》20卷,纠正它的错误。
嘉庆二十五年(1820年)七月十八日,嘉庆帝到热河秋狝,命皇次子智亲王旻宁、皇四子瑞亲王绵忻随驾。这年他六十一岁,“身体丰腴,精神强固”。二十四日,到达热河行宫,“圣躬不豫”。当天,嘉庆帝到城隍庙拈香,又到永佑宫行礼,二十五日,病情严重,当夜崩逝暴死,死因不明。嘉庆帝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年逾花甲,身体肥胖,天气暑热,旅途劳顿,诱发脑、心血管病而猝死。
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,建议由旻宁继位。禧恩建议旻宁继位表明:嘉庆生前并未就嗣之事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