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红釉瓷器

晋红釉瓷器瓷器业在明代达到顶峰,各个朝代的珍贵瓷器流传至今,成为拍卖中的“烫手山芋”,甚至是收藏者的“心头肉”。然晋红釉瓷器而,并不是所有的瓷器一开始就能遇到伯乐。比如一件印有“康熙大明年”字样的瓷器,乍一看以为是赝品,其实价值连城。这是什么瓷器?
当专家们看到这个“杂物罐”时,它正被用来存放光盘。专家们兴奋地手舞足蹈,说这是真正的元青花瓷,市价在1000万元左右,并劝晋红釉瓷器说男爵的家人放在拍卖行。
元代陶瓷的另一项创新是“釉下红”,可以单独装饰,也可以与蓝、红料混合晋红釉瓷器装饰。它是元代瓷器表达吉祥寓意的重要色彩选择之一。在这一时期,釉里红瓷与青花瓷一样,是元代景德镇陶艺家的杰出创造。
16年前,中国水下考古队还在筹备初期的时候,在广东省海域发现了一艘南宋沉船。沉船上装有大量来自景德镇、龙泉、浙江和福建的瓷器。上世纪90年代初,他们在福建省连江县定海又发现了一处宋代沉船晋红釉瓷器遗址,发掘出大量福建。
曼:陶瓷制作的核心是匠人,融合匠人的生活创造瓷器,孩子在火中被烤的故事就传达了这种理念。民间有句谚语叫制瓷业“七十二变”,即制瓷有72道工序。与之相对应的是,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52项,其中国家级2项,省级7项,市级43项。这些传承人的经验、知识和智慧,以及他们对陶瓷及其周边自然和文化环境的理解,晋红釉瓷器构成了陶瓷工业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核心。
到了清代,随着海外对青花瓷需求的不断扩大,除了景德镇之外,晋红釉瓷器福建、广东的一些瓷窑也开始烧制外销瓷器,包括福建德化窑、平和漳州窑、华安漳州窑[1]。

相关新闻

关注微信